第一步查看主板说明书或到网站上看看,确认主板BiOS支持大硬盘,戴上胶皮手套,或用手摸一下墙壁,将身上的静电放掉。
第二步拆开硬盘包装盒,认清硬盘数据线和主板上的IDE接口。主板上一般有两个IDE接口,在接口旁边标记有IDE1、IDE2,也有标记为IDEO和IDE1的。IDE1优先于IDE2,因此,一般都把硬盘接在IDE1上,把光驱等接在IDE2上。现在的主板硬盘都是SATA接口,有SATA1 、SATA2 硬盘接在SATA1接口上。硬盘、光驱、软驱等设备必须安装在机箱中,硬盘安装在靠中间位置的3.5英寸插槽中。
第三步固定硬盘。只安装一块硬盘可以不设置跳线。将硬盘放到插槽中去时,注意手指尽量不要接触硬盘底部的电路板,对准插槽轻轻往里推,到硬盘上的螺孔与机箱上的螺孔对正为止。硬盘的两边各有两个螺孔,上螺钉的进深要均衡,不要先拧好一边再去拧另一边。
第四步:在主板上找到IDE1,从主板包装盒中找出IDE数据线,选择标有System字样的端口(离数据线中间那个接头距离最远的一头)与主板上的IDE接口相连,选择标有Master字样的另一头与硬盘相连。硬盘数据线采用防反插设计,只要对准缺口是不会插反的。
第五步:连接电源线。随便从机箱电源输出插头中找一个空闲的大四芯插头插入硬盘的电源接口即可。
IDE是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的简称,是一种硬盘的传输接口,它有另一个名称叫做ATA(AT Attachment),这两个名词都有厂商在用,指的是相同的东西。
IDE的规格后来有所进步,而推出了EIDE(Enhanced IDE)的规格名称,而这个规格同时又被称为Fast ATA。所不同的是Fast ATA是专指硬盘接口,而EIDE还制定了连接光盘等非硬盘产品的标准。而这个连接非硬盘类的IDE标准,又称为ATAPI接口。
而之后再推出更快的接口,名称都只剩下ATA的字样,像是Ultra ATA、ATA/66、ATA/100等。
IDE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是电子集成驱动器,是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减少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的技术。
因此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地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
IDE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是电子集成驱动器,是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减少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的技术。
因此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地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
ide接口主要用来接硬盘和光驱,如果还有其他设备是IDE接口,也可以接在这个位置。一个IDE接口可以接多个设备,电脑会自动识别设备类型。
CPU与外部存储器交换数据主要是通过主板的IDE接口(以及SCSI扩展卡)和软驱接口进行的,IDE设备是指电脑中通过自己的IDE接口和数据线与主板上的IDE接口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常见的IDE设备有硬盘、光驱等。
机械硬盘的接口类型有以下几种:
1.SATA接口硬盘
SATA接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其采用了串行方式传输数据,具有纠错能力,且可以对传输指令进行检查,发现错误时会自动矫正。
2.SCSI接口硬盘
SCSI接口硬盘一种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普通PC的标准接口,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和热插拔的优点。
3.SAS接口硬盘
SAS接口硬盘是一种可以向下兼容SATA的接口,其采用了串行技术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且可以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可以连接双端口、高性能的SAS驱动器和高容量、低成本的SATA驱动器。
答,完全可以的。
固态硬盘是提升整体速度。退1步讲就算要换电脑,固态拆下来还能用。
并且固态硬盘装在有3.0sata口上更利害。我之前用的e7200双核固态加上1切都不卡了!很推荐你买1个。不用买太大的买个小的就行60G够装系统就行。切记不要把固态硬盘分区。分区了就失去固态的意义了。只把系统装在固态里就能够了
换个硬盘盒,或不用硬盘盒,买IDE接口的易驱线。或买条USB转IDE的转接线,就可以读取其中的数据了。
硬盘读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硬盘的接口方式、寻址方式、控制寄存器模型等。
硬盘的存储介质经历了从磁性材料、光磁介质到Flash半导体存储材料,对它们的读写方法和寻址方式都一样,因为这些存储介质与计算机的接口共同遵循着ATA标准。主机与硬盘之间的数据传输按程序I/O或DMA方式进行,硬盘的寻址方式可按CHS或LBA。
在计算机应用中,掌握硬盘读写技术很有必要, 像UNIX系统的dd命令和目前流行的Ghost、DiskEdit等软件,都可以把数十个GB容量硬盘上庞大的软件系统,在短时间内复制完成。
首先我们介绍IDE接口的硬盘(英文名称: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常见的2.5英寸IDE硬盘接口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
下面介绍SCSI接口类型。其英文名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SCSI并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接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
下面介绍SATA接口类型,其英文名称为: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
因此对于计算机内部的任一条80芯数据线,正确的接法是:
1、只有一个硬盘时请将MASTER接在硬盘上。
2、只有一个光驱时请将MASTER接在光驱上。
3、如果有一个光驱和一个硬盘,请将SLAVE接在光驱上,MASTER接在硬盘上。
80芯硬盘数据线
不同主板配套的数据线,颜色可能不同,但正确的接法均是数据线中间接次要设备(数据线上一般有SLAVE标记,通常为灰色,也有白色等其它颜色),数据线的两头一端接主板(数据线上一般有SYSTEM标记,通常为蓝色,也有红色等其它颜色),另一端接硬盘(数据线上一般有MASTER标记,通常为黑色)。
对于品牌机,一般都是按正确的接法连接的,用户不用担心。但对于兼容机,不少装机商均将硬盘接在了SLAVE端。一些用户简单的认为使用SLAVE端可少使用一些数据线,有利于数据传输。这是由于不了解硬盘线设计使用标准的缘故。将硬盘错误的接在SLAVE端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以及常用软件均可正常运行,硬盘子系统工作在低速状态也只有用软件才能测出,普通用户一般难以查觉,但对于对硬件要求较高的一些软件则可能出问题。
硬盘跳线de意思:
limit capacity to 32 gbyte (最大充许32G)
master or single drive (主硬盘)
drive is a slave (从硬盘)
master with a non-ATA compatible slave (是主硬盘便 是无ATA兼容)
enable cable select (由IDE排线来决定哪个盘是主盘,哪个是从盘。接在IDE排线最端的是主盘,接中间的是从盘)
附:如果是ATA66的硬盘线,不是黑色的那头一定要插到主板上的IDE口上,要不只是ATA33,一般是蓝色,也有红色的.
Cable Select(电缆选择)
如今我们使用的硬盘一般都支持ATA66/100,而用来连接这类硬盘的数据线也由原来的40芯变成了80芯,其实这80芯的数据线不仅仅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它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当硬盘的跳线设置成“Cable Select”时,硬盘的主从关系将由其连接到数据线上的位置而决定。在学习硬盘时我们已经知道,此类数据线用来连接主板的那端叫作“System”,中间的那端叫“Drive1”,另外一端则叫“Drive 0”。
当硬盘的跳线设置成“
IDE硬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在电脑上:
如果主板上提供IDE接口,使用数据线连接硬盘和主板,同时正确连接IDE硬盘的电源插座,就可以正常使用IDE硬盘了。
如果主板上没有IDE接口,可以使用IDE转USB的易驱线或者移动硬盘盒,将IDE硬盘转接到主板的USB接口,作为移动存储设备使用。
如果主板上没有IDE接口,也可以使用IDE转SATA转接器,将IDE硬盘转为SATA接口,直接连接主板的SATA接口,作为内置存储设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