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决堤事件 | 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造成的巨大灾难

1938年5月下旬至6月初,日寇占领徐州并沿陇海路西进,兵锋直指中原重镇郑州,郑州危矣,则中原危矣,一旦中原沦陷,后果将不堪设想!为阻止日寇前进,也为保卫武汉争取时间,6月9日,国民政府下令炸开郑州东北花园口黄河大堤。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花园口

1938年5月下旬至6月初,日寇占领徐州并沿陇海路西进,兵锋直指中原重镇郑州,郑州危矣,则中原危矣,一旦中原沦陷,后果将不堪设想!为阻止日寇前进,也为保卫武汉争取时间,6月9日,国民政府下令炸开郑州东北花园口黄河大堤。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花园口黄河决堤事件。

当花园口的黄河大堤被掘开之后,浑浊的河水便滔滔南下,一股顺着有小黄河之称的贾鲁河迅速奔去,经中牟、尉氏、开封、扶沟、西华、淮阳、周口,入颍河到安徽阜阳,由正阳关灌进淮河;一股自中牟顺涡河经通许、太康至安徽亳州,由怀远奔入淮河。河水所过之处,皆成一片汪洋。

此时,侵入豫东地区的日军对突然奔涌而来的洪水猝不及防,陷入一片慌乱之中。日军土肥原贤二部第14师团大部分被洪水围困在中牟县,因日本第二军派出大量部队去救援,才损失不大;而日军第16师团则处于黄河水泛滥区中心,损失比较惨重,大概有1000名左右的士兵被洪水淹死。国军趁机反攻,日寇连连败退,终于退出河南,集结于黄泛区以东的河南和安徽交界地带。

当时的日军第16师团第20联队上等兵东史郎,在他后来出版的《东史郎日记》中曾这样记述:早上,他们刚支上锅准备吃早饭,军队中便传来了"敌人炸毁了黄河堤坝,大队及时疏散"的命令,士兵们紧急转移,没跑两步,便发现湍急的浊流滚滚而来……当时的小鬼子也是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

东史郎的日记连续十几天都有记述,他说那时日军和后勤部队失去联络,给养断绝,被中国军队紧追不舍,也相当狼狈,他所在的部队一路溃退……

花园口决堤之后的一个月内,在国军的反攻下,豫东地区的日军基本得到肃清。后来,日方承认"曾受相当损失",从中日双方所披露的材料来看,日方被大水淹死,以及在国军的重击之下,大概伤亡7000人以上。

黄河决堤给日军带来的重创不仅在占领区的缩小和部队损失上,比较大的影响是,日军原计划的进攻路线被打破。豫东战场渐渐冷却下来,穿越豫东大平原被迫改道了的黄河就成为军事分界线,把日军隔在黄泛区的东面。也就是说,这次黄河决堤,在战略上,暂时保住了中原,保住了大后方没有沦陷,也许当时蒋介石国民政府的目的基本达到了。至少保住中原,让日军想快速灭亡中国的计划化为泡影。

花园口决堤虽打破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但同时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黄河水汹涌而下,黄河下游成为一片泽国,当时河南、安徽、江苏三省的44个县市遍地洪水,顿成一片泽国,有1250万人受灾,89万人死于非命。河南省受灾最重,有21个县市、900多万亩耕地被淹,河水冲毁民宅140多万家,死亡47万人!

黄河决口带来的连锁反应非常强烈。因为黄河水强行灌入淮河,便给淮河地区带来连年水灾。黄河把100亿吨的泥沙带到淮河流域,使淮河干流和许多支流造成严重淤塞,形成了穿越豫皖苏三省44个县的长达400余公里的广阔"黄泛区"。每年汛期时,黄水都会泛滥,回流倒灌,淹没大片农田;洪水过后便会形成蝗灾,还到处是沙丘,地表突兀不平,无法耕种,对当地农业造成严重破坏……

另一方面,这次黄河决口,使河南大片土地变成了沙荒、盐碱地和涝洼地。又直接给河南造成了1941年至1943年连续两年多的大规模旱灾,并引起著名的"河南"大饥荒,数千万人沦为难民,河南全省先后有300万农民死于这次大饥荒,当时的河南省重灾区,饿殍遍野,饥民遍地,昔日繁荣厚重的中原大地俨然成了一副人间地狱,真是惨不忍睹!到1947年黄河回归故道时,中牟、尉氏、通许、扶沟、西华、商水6县的人口总数只剩下受灾前的38%!

还有就是,花园口决堤只是暂时打乱了日军的进攻计划,并没有阻止日军的进一步侵入。日寇退到徐州后,向南经安徽蚌埠,渡过淮河进入合肥,继续向西南进军围攻武汉,4个月后,武汉失守……

黄河花园口决堤事件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巨大的人为造成的灾难,当时的蒋介石国民政府,竟不惜以牺牲数十万中原百姓的代价来为迟滞日寇的进攻,最终导致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灾难,因此,国民党当时在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的声誉几乎丧失殆尽。失去民心也就等于失了天下。这也为后来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中一溃千里,并最终丢掉整个大陆埋下了伏笔。

同时,花园口决堤事件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中日之间国力与军力的巨大差距,倘若当时的中国军队有足够的实力抵挡住日寇的进攻,也就不会造成这场千古罕见的人间灾难了。

当然,历史是无法假设的,当我们再次回忆起这段沉痛的历史时,应当时刻牢记,只有全体中国人共同团结起来,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有人敢再来欺负我们!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