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设置构造柱的规范 1、构造柱的定位详建筑图。如建筑图上未表示,施工中按以下原则设置:1)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2)长度超过2。5m的独立墙体的端部。构造柱断面为墙厚200(100)X200,配筋4ф12(4ф10),ф6@200,上下端400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到100。
构造柱的钢筋应锚入梁板内上下各一个锚固长度。 2、砌体填充墙端部无结构墙、柱时,应设置构造柱;当墙长超过5m(墙厚不大于120为4m)而无中间横墙或立柱拉结时,应在墙长中间部位设置混凝土构造柱。 3、砌块墙与结构柱或混凝土墙交接处,应在柱或混凝土墙内预留拉结钢筋,每隔500mm或两皮砌块间设2根6。
5拉结钢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应小于7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小于10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应通长设置。 4、规范要求,构造柱应上下两端可靠锚入梁中,正确做法应该是在倒梁混凝土之前预留构造柱纵筋。这一点在施工中,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不严,且偷懒怕麻烦,普遍很难做到。
在柱下端梁中预留情况尚好,而在上端梁中,95%都是不会预留的。做法是:柱纵筋先伸至梁底,事后在梁底相应位置凿四个孔,将四根插筋插入,然后用环氧树脂锚固,最后将上部插筋与下部纵筋搭接连接。 5、(1)构造柱在框架砌体填充墙中的作用和构造要求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其作用与多层砌体结构中的构造柱一样,即将较长的填充墙沿长度方向用构造柱分开,由框架柱、上一F水平横梁和构
造柱构成填充墙的封闭边框,使填充墙形成几片带有封闭边框的墙体, 这就犹如对墙体加了一个竖向和横向的“套箍”一样,对墙体起约束作用。
即使填充墙开裂,也不致散落解体,仍然可保证其足够的稳定性。但它与多层砌体房屋中构造柱不同的是,构造柱本身不连续。故这一作用的实现,一方面要求墙与柱应可靠连结,墙与上部梁用斜砌砖牢固挤紧;另一方面要求构造柱与上下梁也应可靠拉结,同时要求构造柱不能对主体框架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如阻止上下梁的竖向相对变形,造成上下梁的开裂等 。
(2)目前施工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常砌体填充墙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见施工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施工顺序错误,即将构造柱与框架梁一起施工,构造柱钢筋与梁同时绑扎,柱上下端钢筋锚人梁内,然后同时浇筑混凝土。这样虽然做到了连结可靠,但却将构造柱变成了与其相连梁的支点,与结构设计采用的计 算模型不符。
当上下梁产生相对变形时将对梁造成不利影响,容易造成梁开裂.2)施工顺序没有错,但顶部与上层梁连接过强即是连接构造不当,构造柱限制了上下梁的相对变形,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至顶部时,将顶部混凝土换为细石混凝土,甚至换为膨胀混凝土。这种施工方法的结果与1)相同。
3)施工顺序没有错,但顶部与上层梁连接过弱,也属连接构造不当,柱顶钢筋未锚于梁中或未与梁底部钢筋焊接,使得构造柱与上部梁间无拉结,构造柱对填充墙起不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简单地认为砌体填充墙中与多层砌体房屋中的构造柱的作用、要求和做 法一样,或对填充墙中构造柱的作用和要求理解不充分;没有相应的标准图也是造成填充墙构造柱施工方法不统一、不规范的原因之一;构造柱不
是主要受力构件,不需要计算,容易被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忽视,是上述问题存在的人为因素。
11.2的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21)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2)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
310.2.6约束普通砖墙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41墙段两端设有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要求的构造柱,且墙肢两端及中部构造柱的间距不大于层高或3.0m,较大洞口两侧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40mm×240mm(墙厚190mm时为240mm×190mm),边柱和角柱的截面宜适当加大;构造柱的纵筋和箍筋设置宜符合表10.2.6的要求。
52墙体在楼、屋盖标高处均设置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要求的圈梁,上部各楼层处圈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150mm;圈梁纵向钢筋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HRB335的钢筋,6、7度时不小于410;8度时不小于412;9度时不小于414;箍筋不小于6。
6底框结构的构造柱要求:
710.4.10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上部墙体,对构造柱或芯柱的设置及其构造应符合多层砌体房屋的要求,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81构造柱截面不宜小于240mm×240mm(墙厚190mm时为240mm×190mm),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14,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910.4.11过渡层墙体的材料强度等级和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04过渡层应在底部框架柱、抗震墙边框柱、砌体抗震墙的构造柱或芯柱所对应处设置构造柱或芯柱,并宜上下贯通。过渡层墙体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芯柱除按本规范第10.3.4条和10.3.5条规定外,砌块砌体墙体中部的芯柱宜均匀布置,最大间距不宜大于1m;
11构造柱截面不宜小于240mm×240mm(墙厚190mm时为240mm×190mm),其纵向钢筋,6、7度时不宜少于416,8度时不宜少于418。
12框架结构填充墙中涉及到:
136.3.4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
141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151)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填充墙顶面与框架梁之间留出不小于20mm的间隙;
162)填充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柱间距宜不大于20倍墙厚且不大于4000mm,柱宽度不小于100mm。柱竖向钢筋不宜小于10,箍筋宜为5,竖向间距不宜大于400mm。竖向钢筋与框架梁或其挑出部分的预埋件或预留钢筋连接,绑扎接头时不小于30d,焊接时(单面焊)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柱顶与框架梁(板)应预留不小于15mm的缝隙,用硅酮胶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封缝。当填充墙有宽度大于2100mm的洞口时,洞口两侧应加设宽度不小于50mm的单筋混凝土柱;
173)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墙高超过6m时,宜沿墙高每2m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18建筑抗震设计中应该考虑的构造柱问题:
19以下内容可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07.3.1各类多层砖砌体房屋,应按下列要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下简称构造柱):
211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7.3.1的要求。
1.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
2、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4m,开洞宽度小于等于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5、当墙长大于8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
6、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
1、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
2、 120(或10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4m,开洞宽度小于等于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5、当墙长大于5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
6、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高布置
通常3.8-8米一根的柱子。
1、柱子间距由工程师根据现场的建筑重量计算得出,一般柱子3.8-8米,柱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如果柱子跨度大,只能做井字梁结构或钢结构,才能更牢固。另外,不同结构的柱间距也不同,砖混结构柱距为3-4米,柱距为6-8米。
2、看看你家自建房有多高,二、三层就用不了太大的柱子,把钢筋加粗,柱子稍大一点就行至于大梁,要用空心板提前了解空心板尺寸,在规划房间大小。通常为4.5米,长为6米。
3.如果只是简单平均数下放12根柱子或9根柱子,跨度尽量控制在6米以内,柱子的数量不同,相应的截面尺寸的配筋与梁的截面尺寸的配筋也有很大差别。
1.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
2.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3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4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ALC轻质隔板墙门洞边设置构造柱
墙长大于8m或超过层高2倍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超过4m(办公楼)、5m(商铺)。
1、墙高度超过4m(厚度小于等于120的墙高度超过3m)时,墙体半高处(一般结合门窗洞口上方过梁位置)应设置与柱(剪力墙)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圈梁),梁截面为墙厚bx150 ,纵筋4根10,箍筋φ6@200。施工时预埋4根10与水平系梁纵筋连接。
2、支承在悬臂梁或悬臂板上的墙体,墙端及外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的间距不大于3m。
3、在宽度大于2m的洞口两侧、重型门(厂房门、车库门、人防门、及门洞宽度大于1.5m的安全门和防火门等)的两侧、长度超过2.5m的独立墙体的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是指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中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相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等。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一、框架结构填充墙: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第 13.3.4-4 条:墙长大于 5m 时,墙顶与 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 8m 或层高 2 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 过 4m 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这与 12ZG003 第 38 页要求相同。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第 6.3.4 条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有抗 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 1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2) 填充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柱间距宜不大于 20 倍墙厚且不大于 4000mm , 柱宽度不小于 100mm。柱竖向钢筋不宜小于~10 ,箍筋宜为 rTR 5 ,坚向间 距不宜大于 400mm。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第13.3.4条第4款:墙长超过 8m 或层高 2 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具体配筋要求可以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 7.3.2 条规定,纵筋宜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且在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构造柱是指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中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相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扩展资料:1、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2、 120(或10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 3 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 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3、180(或19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 4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 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4、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5、当墙长大于 5m(或墙长超过层高 2 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6、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高布置。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