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属于一种中草药,有着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而且萱草可以用于治疗用于尿频、尿急、血尿、泌尿道结石等疾病,也可以治疗治疗贫血、老年性头晕等。
别名 | 黄花菜,川草花,忘忧草,鹿箭
功效 | 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在我的心底藏着最美的花朵,那便是萱草。淡淡的香气,绒绒的花瓣。简约的姿态,鲜艳的花瓣,温婉、恬静。它是世间最简约,最淳朴的花朵,不为争春,只为连绵天涯也芬芳。
何人树萱草,对此郡斋幽。
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
丛疏露始滴,芳馀蝶尚留。
还思杜陵圃,离披风雨秋。
——〈唐〉韦应物的《对萱草》
忘忧,已成为萱草的一种美好寓意。
如今,康乃馨是母爱的象征,但是,最早的母亲之花是萱草,萱草花的含义是“永远爱你母亲”。
萱草的雅号很多,其中“忘忧草”最为好听,最有诗意。我尤其喜欢忘忧草这名字。读起来,字字生香,不仅仅是留齿含香之感,更多的是一份悠然,无忧无虑的心境。超然、纯粹,安暖我心房。萱草忘忧之说,认同各异,唐孟郊诗句云:“萱草女儿花,不解壮士忧”。宋代诗人梅尧臣说:“人心与草不相同,安有树萱忧自释?若宫忧及此能忘,乃是人心为物易。”刘敞诗中言之:“种萱不种兰,自谓忧可忘;绿叶何萋萋,春愁更茫茫。”
将萱草作为母亲花是从唐太宗李世民时代说起。李世民当年随父亲李渊征战南北,他的母亲因为思念儿子,终日郁郁寡欢,忧思成疾。大夫便熬制有明目、安神之效的萱草煎汤给李母饮用,并在北堂种植萱草。油亮鲜绿的叶子象征游子的健康,春暖花开时即游子的归期。此后,“北堂植萱”引申为母子之情,由于北堂通常父母所居,古人将此又称“萱堂”。古时游子远行前,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就这样,萱草成为中国人的母亲花。
萱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也是颇有历史典故的草木之一。
记忆中,山区的农民每一个季节都是忙碌的,只是忙碌的内容不同。七月的山里正是“拈花惹草”之际,恰好又是暑假,漫山遍野的花花草草都是宝。对于孩童,采花摘草是很开心的“游戏”。一日,姨妈领着我和表弟去摘黄花菜,我很兴奋,一遍遍问询外婆科普黄花菜的知识,姨妈也不厌其烦地给我解释,顺手摘下一朵递给我,原来黄灿灿的花,酷似分片的小喇叭。按图索骥,开始采花。不知为何,我的眼前有很多颜色的花朵,样子与黄花菜酷似,想来都是花,便摘了下来。别看我年龄小,没多久就装满了背篓。回家后,准备晾晒时,发现我摘来的花很鲜艳,姨妈和表弟倒出来的花朵都是单一的黄色。姨妈生气地说我:“你这是摘得啥,咱们去采黄花菜,不是去摘野花。”看着姨妈生气,我也很委屈,便悄悄地落下眼泪,外婆摸摸我的头说:“摘这么多药材啊,真能干。”之后与外婆一起挑出黄色花放在姨妈的那个帘子里晾晒,剩余的放在单独的帘子上。外婆说这是萱草,可是治病的良药。刚刚还在哭鼻子的我,听了外婆的一番话,破涕为笑。此后,萱草弥漫着我整个童年与少年,芳香着我整个人生和世界。
原来,萱草不仅是名花佳卉,有些品种还是美味良蔬,其花晒干可食用,俗称“黄花菜”。萱草含苞待放的花,鲜品与干菜均鲜美可口,它是黄花菜的一种,但不等同萱草就是黄花菜,它们算为亲属,萱草属中,也被誉为“山珍”之一。但鲜黄花菜烹调时,火力需大,要炒熟,半生不熟则会引起中毒。其实,奔放的萱草蛮有个性,生品具有一定毒性,早在古方中就有记载,久服会蓄积中毒。即使是黄花菜,鲜品也不能多食,新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误食后会出现与砷相似的中毒症状;干品每日食用时不得超过三十克,它理气解郁,它消肿止痛,可治疗孕妇产后抑郁,奶水不足及乳痈肿痛等病症。北宋药学家苏颂说:“黄花菜利胸嗝,安五脏,令人好欢乐,无忧,轻身明目。但是,服用过量却要损害视力和肾脏。”
萱草的花,蕙洁兰芳,华而不艳,雅而不质,有“一日之美”的意思。花期的萱草花葶细长,自叶丛中抽出,花色橘红色至橘黄色,花常单朵依次开放,花形酷似百合。单朵萱草花,常是凌晨开放,日暮闭合,午夜萎谢,旧思随花落去,只有一天的美丽,也被称为“一日百合”。花开之际,千姿百态,或清幽素雅,或色艳如霞,多彩的萱花,可温柔赏花人的思绪,令人暂时忘却忧思。
曾有诗人赞美:“杜康能解闷,萱草可忘忧。”
《博物志》记载:“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而其忘忧的出处也有历史文籍记载。传说,大泽乡起义之前的陈胜,常常吃不饱饭,有时还讨饭来度日,营养缺乏使他全身浮肿,常常胀痛难忍。一天,陈胜讨饭到姓黄的母女家,黄婆婆心地善良,她见陈胜瘦骨嶙峋,请他进屋,亲自下厨蒸了三大碗萱草花给他吃。挨饿数日,陈胜狼吞虎咽地吃完美味的萱草,几天之后,他的浮肿竟然好了。陈胜十分感激黄家母女,暗暗发誓一定报答!大泽乡起义胜利后,陈胜称王,他并没有忘记救济过他的黄家母女,于是命人把她们请进宫里,每天摆酒设宴款待她们。但是,美味佳肴引不起陈胜的食欲。突然,陈胜想起当年吃的萱草花,便请黄婆婆再做一碗给他吃,于是黄婆婆亲自采萱草花,蒸给他吃。陈胜吃了一口说:“味道竟不如当年了,这可太奇怪了。”黄婆婆说:“其实没有什么可奇怪的,饥饿之时萱草香,吃惯酒肉萱草苦!”听完黄婆婆一席话,陈胜羞得连连下拜。黄婆婆连忙说:“使不得!使不得!”,忙把陈胜扶了起来。此后,陈胜就将黄家母女留在宫里,专门种植萱草,且常常吃它。同时,他还给萱草起了两个名字,“忘忧草”和“黄花菜”。消息传到民间,发现萱草根也可治疗浮肿病,之后被郎中发现,它成为一种常用中药。
明朝嘉靖末年夏天,李时珍背着药筐,穿着草鞋,在徒弟庞宪和儿子建元的陪伴下,远涉深山遍访名医宿儒,搜集民间验方。一天,三人来到了大同县地段,歇息时听说这个村子里的人闹一种怪病,全身浮肿,四肢乏力,不能下地干活,村民四处求医问药,都不见好转。听说村子里来了郎中,人们抱着乱求医的想法,来找李时珍瞧病。李时珍一看这么多病人,基本是一个病情。他们三人经过认真观察认为这是一种地方病,是体内缺乏一种东西所致。李时珍告诉大家:“各位不要担心,明天我们上山采药,服药后轻者三日下地干活,重者七天痊愈。”众人将信将疑。次日,三人上山采药。来到村边放眼望去,赫然一片片开着金黄色花儿的植物。李时珍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就是萱草,经过仔细辨认,虽说与他所见到的萱草不一样,但是这里的萱草比他见到过得更好。李时珍向来就有品尝百草的习惯,他把黄花摘下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感觉味甘而气微凉,这绝对是萱草之中的上品。当即就采摘一筐萱草,又挖一筐萱草块根。汤药熬好后,分发给各家各户的病人。不出所料,三天之后一部分症状轻的病人浮肿全消,能下地干活了。第七天头上,全村的病人都痊愈了。
后来,人们开始大量种植萱草,一边食用,一边药用。
现实中,萱草是否可忘忧草,其实已经不重要,对于至亲的思念时,萱草便被借物抒情而已。萱草的花语就是爱的忘却,为了子女母亲忘却自己,这正是隐藏在萱草里的母爱密码。而作为子女,却恰恰相反,时常为了自己而忘却了母亲。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待懂得其深意时,母亲老了,母亲病了。看着日渐枯瘦的母亲,百感交集,心中溢满“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愧疚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浪游家何在,萱花忆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