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羚企业是什么意思 | 瞪羚企业认定标准条件是什么

瞪羚企业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戴维•伯奇(DavidBirch)提出,泛指那些跨越死亡谷、进入快速成长期的企业。

为什么要重视“瞪羚企业”?

瞪羚企业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戴维•伯奇(David Birch)提出,泛指那些跨越死亡谷、进入快速成长期的企业。

自打瞪羚企业概念提出以来,便受到欧美等发达地区的持续关注,美国《硅谷指数》甚至一度将瞪羚企业数量作为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中国,瞪羚企业长期被独角兽的光芒所掩盖;直到近几年,地方转型升级的压力持续增大,亟需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瞪羚企业因其创新能力高、发展潜力大的特质,逐渐走向了前台。

地方政府培育招引瞪羚企业有四点重要意义:

1、从过往数据看,瞪羚企业的年收入大都在5000万元以上,各项经济指也标远超一般企业,能为区域经济增长做出突出贡献。

2、瞪羚企业是新兴产业的引领者,若是能够在良好产业生态环境和资金链支持下,围绕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或一条新的技术路线健康发展,不仅会进化成为独角兽,甚至可以直接带出一个主导产业。

3、上级政府对瞪羚企业的价值越来越重视,一些地方已经将引进、培育瞪羚企业的数量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地方领导的考核体系中。

4、瞪羚企业对资金和政策的需求比较强烈,相对于大型企业更容易被招引;同时,这些企业对地方的归属感更强,企业一旦壮大,在当地追加投资的可能性非常大。

6月17日,胡润研究院在上海发布《2020胡润中国瞪羚企业》,筛选出了100家成立于2000年之后、三年内最有可能达到「独角兽」级十亿美金估值的中国高成长性企业。

这份榜单有几个亮点:

1、从「瞪羚企业」的分布情况来看,北京超越上海,成为上榜「瞪羚企业」最多的城市,比去年增加11家,达到34家;上海增加4家,达到30家,后面依次是杭州(9家)、深圳(7家)和广州(4家)。

2、来自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行业的企业最多,分别有17家、14家和11家,教育科技以8家排名第四。

3、100家上榜企业平均成立时间为6年,比《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上的中国区「独角兽」年轻2岁。

其中14家成立不足三年,分别是创新奇智、每日一淘、蘑菇车联、腾盛博药、文远知行、小黑鱼科技、新爱体育、鼎航医药、雷鸟科技、怪兽充电、科望医疗、高灯科技、Aibee和创胜生物。

来源:《2020胡润中国瞪羚企业》

4、红杉是最成功的瞪羚企业投资机构,共捕获24家上榜瞪羚企业;其次是启明创投和腾讯,各捕获17家;再次是IDG和经纬中国,分别有14家和12家。

5、4家企业(百布、酷家乐、太美医疗和思派网络)因完成新一轮融资成为「独角兽」退出榜单;4家企业(赤子城、启明医疗、亿航智能和石头科技)因上市成功而退出榜单。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即使跨越「死亡谷」,「瞪羚企业」的生命依然脆弱;当它们进入高成长期后,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能否长期生存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另外,「瞪羚企业」在一个新兴行业中,往往要通过海量的试错方能探索出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瞪羚企业」的资产配置普遍呈轻资产化,难以通过传统金融机构抵押融资,需要依赖地方政府支持。

所以,对地方政府而言,引进来是一方面,如何转变扶持理念,从传统侧重扶持贡献型企业到更重视高成长型企业发展?如何出台针对「瞪羚企业」的扶持政策,培育适合「瞪羚企业」成长的土壤?如何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充分激发市场活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