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之父是谁 | 巴赫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国著名作曲家,也是著名管风琴家,被后世誉为“音乐之父”,曾创作《b小调弥撒》、《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等重要作品。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国著名作曲家,也是著名管风琴家,被后世誉为“音乐之父”,曾创作《b小调弥撒》、《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等重要作品。

为什么巴赫会被称作“音乐之父”呢?

从创作风格上来说,巴赫的作品往往带着鲜明的德国现实主义特点。这点和其他音乐家区别的是,巴赫的创作带着些许悲天悯人的感情,其中有或展现德国当下普通平民艰辛生活的,有或抒发对和平生活的希冀向往。

可以说,巴赫的作品透着真实而生动的烟火气息,不抽离于凭空而造理想,时刻紧密联系生活。

从音乐呈现形式来看,巴赫的多以复调作品为主,声部之间层次地穿插在一起,既保持着彼此的独立,又整体协调而完整。

透过他的音乐作品,不难能发现他独特的思想魅力,在宗教风格的基础上,拥有着独树一帜的旋律感,动人而富有美感。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被后世评价为键盘技巧最具有教学分享性的作品之一,且是他创作生涯中最富有价值的一部作品。

从小出身于音乐世家 耳濡目染其中

巴赫家族约从13世纪起便开始频出音乐家,巴赫的父亲是中提琴手,哥哥是管风琴师,巴赫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早早地便开始接受音乐启蒙教育。

在他9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教他弹奏小提琴,父亲去世后,便是他的哥哥继续带他深入音乐学习,可以说巴赫的童年是浸润在音乐知识中的。

等到上中学时,巴赫已经在教堂担任乐师了,即便生活清贫,平时也不忘勤勉刻苦地扎根于学习音乐。在巴赫的中年时期,亦是巴赫创作巅峰时期,期间发表的《G大调细想曲》《D小调托卡塔曲》等等皆是经典佳作。

既是“音乐之父” 也创造了众多“音乐的孩子”

巴赫是“西方音乐之父”,他的一生创作了诸多杰出的作品,他的存在为欧洲古典音乐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肖邦曾感慨:“巴赫的作品既是圣经又是哲学,也是取得进步的最好方法”;

贝多芬曾夸赞其盛名:“他不是小溪,而是大海”;

莫扎特惊叹过:“这是什么音乐?我们终于可以找到效仿的方法了!”

......

无数优秀的作曲家、钢琴家被巴赫的才华为之倾倒,甚至曲风也会因他而影响。不论是音乐构思逻辑,亦或是创作技巧诠释,巴赫的作品风格引领了欧洲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潮,更是推动了百年之后乃至今天音乐进程的发展。

写在最后

在现代,每一个踏入钢琴学习的人,大多都会接触到《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巴赫二部创意曲集》、《十二平均律》等作品。

巴赫的创作为现代人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演奏示范,练琴者在弹奏巴赫曲集的时候,可以沉下心来感受他的作品风格。

平时多多尝试如何更高效地提升手指的训练,如何能够让弹奏出的每段旋律结实有力而不犯错误,这些技艺与美感并存的音乐艺术形式都是每一位练琴者在优秀作品面前需要潜心思考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