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后,“雪花银”一直流传至今。只是现代人已经不再使用白银作为流通货币。当它作为饰品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诸如925纯银、990足银、999足银等白银纯度的称谓。那么,在古代,对白银都有哪些称谓呢?
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一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即便是政声清廉的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账,至于贪官就更不用说了。
这辛辣、形象又富有调侃意味地道出,封建社会末期畸形的官场情况。
千百年后,“雪花银”一直流传至今。只是现代人已经不再使用白银作为流通货币。
当它作为饰品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诸如925纯银、990足银、999足银等白银纯度的称谓。那么,在古代,对白银都有哪些称谓呢?“雪花银”究竟是什么样的银子呢?
古代时期,银锭的成色早期有花银、金花银,晚期有纹银以及雪花银、细丝、松纹、足纹等不同称谓。
花银最早出现在宋代。宋代的银锭上常有真花银、花银、肥花银等称谓,其成色较高,在99.4%~99.7%之间,接近足银。
金花银的“金”取宋代的金漆花银的“金”之意,成色十足,以区别民间普遍使用的花银。一般说来,课银的成色普遍要高于民间用银,从而呈现出政府征银纳税的权威性。
元代秦简夫 《东堂老》:“你父亲暗寄雪花银,展转那移十数春。”清代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可知定情诗红丝拴紧,抵过他万两雪花银。”
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提到雪花银。一般认为,雪花银是形容银子色白如雪花。
含量在99.9%的银子并不是散发着耀眼的银白色光泽,而是惨白色的月光色,有点像是雪花的颜色,这也是民间对质量好、成色佳的银两的俗称。
元代的花银主要是指足色银,明初花银仍然在流通,只不过是由明转暗。花银在明代后期已逐渐淡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流通了近四百年的纹银。
从成色上说纹银与花银之间没有区别,都接近足色。纹银称谓的出现与银锭表面的纹路有直接联系,这种纹路是银锭成色优良的表现,有纹的银必是好银,故名。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纹银的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成为清政府法定的一种银两的标准成色,约93.5374%,即每百两纹银中含有纯银93.5374两纯银。使用时,每百两纹银需要申水六两等于足银。
细丝是指银锭上细纹,高成色的银锭才会出现这样的细纹,英语单词sycee(银锭)就源于此。松纹、足纹也是指成色足。这些银两的称法是民间对纹银的别称。
另外在徽州的卖田、卖山契上还有狮头银、梅花银、煎银等称谓。民间对成色低的银两有摇丝、千丝、画丝、吹丝、吸丝等不同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