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属于江苏省,由无锡市代管,位于无锡市北侧。江阴市,简称澄,因地处“大江之阴”而得名,是一座滨江港口花园城市。江阴位于中国华东,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东接张家港,南临无锡,西连常州,北对靖江。
江阴,因在长江南岸而得名(山之北、水之南谓之阴)。春秋时属吴越,战国时属楚,秦统一天下后属会稽郡延陵乡。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升延陵乡为毗陵县,在县境东部置暨阳乡(江阴的前身)。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升暨阳乡为暨阳县。
西晋暨(既)阳县
南朝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年),废暨阳县,置江阴郡,并在君山南麓,占地600余亩,建筑江阴土城,江阴之名及建城均始于此。南陈永定元年(557年),陈霸先封梁主萧方智为江阴王,在江阴郡建江阴国。此后隋、唐、宋、元几代江阴或为县、为郡、为军、为路、为州,建置数经变化,置废分合无常。
清代江阴县地域全图
五代十国期间,吴越国将江阴土城向西扩建成周长十三里的土城(因江阴西边的常州为南唐地盘,江阴属于吴越边防重地),同时开挖护城河,并在江阴土城上筑四座城门,即东门延庆,南门朝宗,西门钦明,北门通津。宋代,江阴城门改名,东门春晖源自“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南门朝宗取自“江汉朝宗于海”,西门天庆源自“祥符二年,天降瑞雪,诏令全国庆贺”。北门爱日,取“君子爱日”,后改澄江。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全国拆除城池,江阴城廓尽毁。元至正十一年(1351),因元末纷乱的农民起义,江阴百姓为求自保在原址重筑土城,同时构筑护城河,为江阴州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攻张士诚,攻取江阴后,将江阴州降为江阴县,属常州府。明洪武三年(1370)增筑土城,周长九里三十步。城墙增高至一丈五尺,加建女儿墙,堞垛。辟四门,东门春晖,南门朝宗,西门天庆,北门爱日。
明正德年间开始土城陆续改建为砖石城墙,到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全部改为砖石城墙。江阴明城墙就此定型。之后江阴城墙虽几经战火,但基本都修复如故。
清顺治二年(1645年),因剃发令引发江阴百姓抗清,清军以大炮轰击城墙,八十一天的围城战中,四面城墙均有损坏坍塌。残破的城墙于康熙、乾隆年间,逐步修复。
光绪年间江阴城池图
1930左右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的江阴城图
笔者大致复原的江阴城区域图(非精确还原)
由于长江东流入海,在江阴处收窄(长江下游最窄处),北方王朝若要南下,南京以东只有镇江和江阴两处最为合适渡江。而近代列强多次由海上逆长江进犯内陆,尤其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江阴作为江防重镇意义尤为重要。
长江在江阴除收窄变缓,出江阴后则为喇叭口。故而江阴要塞可扼守长江江面。
国民政府在江阴炮台(同治、光绪年间防备列强所建,是上海吴淞炮台后的第二道防线)基础上升级了江阴要塞,配合澄锡国防线(江阴至无锡太湖北岸的防线工事),共同构成了首都南京的东部屏障。
1937年11月初,淞沪会战失败后,国军开始大撤退,日军突破吴福国防线后很快又突破了澄锡国防线,并攻占无锡,此时江阴已成一座孤城。11月27日,日军13师团向江阴发起进攻,战至12月2日才攻占江阴(此时日军其余师团已进军至南京外围)。
日军两角联队(13师团65联队,联队长两角业作)攀登江阴城墙
日本挂历里的两角联队行进在江阴城墙下
日军即将攻入江阴城内
日军在被炸塌的江阴城墙上
画报中日军占领江阴的内容
日军仓林部队(13师团58联队,联队长仓林公任)在江阴炮台与克虏伯炮合影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精心营造长江防线,意图通过江阴要塞阻击解放军南下。1949年4月21日,国民党军江阴要塞官兵7000余人战场起义,为渡江战役的胜利立下了大功。23日江阴全县解放。
渡江战役时解放军使用的江阴城防图
解放后,江阴先被划归苏州,后又划归无锡。江阴的城墙也于1952年拆除,老城墙的墙基上陆续建成东、南、西、北环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