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是被北宋灭亡的,他的亡国之君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顶级网红李煜。南唐是五代十国中,杨吴政权权臣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于公元937年取代杨吴自立为帝,不是唐朝晚期。公元875年后,唐朝进入了晚唐时代,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梁建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
遥想中国古代,为了争夺地盘或推翻一个政权,兵戎相见是必不可少的。
两军交战,少不了士兵肉搏,倘若敌军正如黑云压城一般蜂拥而至,防御的将领没有几个不会心惊胆战的,这就是人海战术的恐怖之处。
为了适应各种各样的战局,古人创作出了诸如《孙子兵法》之类的兵书,使得古代战争风云莫测,而提到王朝覆灭战争,就不能跳过北宋灭南唐。
历史上关于这场战争的记载很详细,总体来说是碾压之战,到底有多残忍?
北宋的建国皇帝为赵匡胤,此人一生颠沛流离,但又极其擅长从寄人篱下的生活中汲取斗争经验,先后投入后汉、北周之下。
若要论家世,赵匡胤的祖上还是和周天子有些渊源的,世世代代荫蔽下来,赵匡胤也算是有了些前车之鉴。
一开始,赵匡胤投到了后汉的郭威将军之下,成为了其帐下的一名小统领,后经常率领军队一路厮杀、所向披靡,所打的仗极少有失败的。
因此也就传说出了赵匡胤“武功天下第一”的消息,不过那些都是后话了。
郭威随后越做越大,很快就脱离了后汉统治者的控制,转头就建立起了北周。
赵匡胤多年以来忠心耿耿,当然也就封了个大将军之头衔,再然后就是著名的陈桥兵变了,赵匡胤以北宋代周,建立了林立于西夏、辽、南唐等国之间的又一个汉人王国。
不得不说,赵匡胤这人还是有一定的战略头脑的,他深谙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难以击溃。
于是便将目光放在了中国的南部,毕竟总要先把本民族的势力都整合起来,这样才统一对准北部和西部的国家,为此,北宋做了不少准备。
首先在外交上,宋太祖为了避免腹背受敌的窘况,必须先想办法把后方压力消除,那就是西夏和辽。此时的宋太祖已经不可能将兵力过多地调度至后方。
因此便另寻他法,选择用缓和的通婚方式封死了后路,这样一来使自己不需要两线作战,更重要的是使南唐无处搬救兵。
在军事方面,北宋虽然在兵力上占据了大优势,但摆在宋军面前的还有一条大长江,没有水兵很难完成一次完美的冲击。
为此,宋太祖下令马上训练水兵,并且频繁地到江边督察,确保水兵能够在出征之前训练完毕。
万事俱备,只待南唐自己掉进了坑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北宋军队,南唐又是如何反应的呢?与其说这是人们为了守护自己心爱之物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不如说是南唐统治者在遭遇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应激性,这属于典型的“临时抱佛脚”行为。
北宋士气高涨,南唐方面呢?
南唐作为守势的一方,防御工事必须得做到极致,不然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树倒猢狲散。
可惜的是,南唐早在北宋宣布进攻之前就已经宣布了投降,更准确来说,南唐早在北宋成立之前就已经放弃了最有利的防守地势——淮河。
在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本是一个坐拥江淮两个流域的大国,只要坚守住淮河流域个长江流域,北方军队只能苦攻而且还不一定有好果子吃。
但巧就巧在南唐为了保一时之力而主动放弃了淮河流域,唇亡齿寒,没有了淮河做保障的长江俨然一条稍微宽一点的河。
让出淮河流域最直接的影响是南唐领土的缩减,而尴尬的是,一旦南唐选择了放弃,那么就不会再有拿回北方领土的可能性。
而倘若他们执意要开疆扩土,那就只能往东部和南部开发,而此时的吴越国就像南唐脖子上长出来的一个肿瘤。
除此之外,南唐的国风早已经不像以前一般兼容并包,而是不可逆转地转向了文风盛行的状况,此话不假,南唐后主李煜不正是这一现象的最好代表吗?
一个弃车保帅、不思进取的偏安一隅的国家,又怎么抵挡得住北宋大军的进攻呢?
也许是有的,那就是参考三国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以少胜多的经验。制造出一场以战术取胜的奇迹之战。
就像前面所说的,南唐在战争的开始就已经在战术上输了一半,输在没有先发制人。
南唐人倘若战略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早就应该把契丹、西夏等国联合起来,况且这时候的南唐还是有一定的正统性的,而他们却白白失去了机会。
第二个失误还是久远的错误,那就是放弃淮河战区。除非南塘人有绝对的智谋,否则送淮河的行为就是在自杀?
谁还能指出南唐除了长江以外的任何地形优势呢?几乎没有,更何况长江难道像黄河一般难以度过吗?不是的,只要对方有成熟的水兵。
在开战理由上,南唐也没有有效地防住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在称帝后自称天下独尊,下令让李煜来朝觐见。
谁知李煜没有按时来入朝,这一下被宋军抓住了马脚。宋太祖巧妙地用君臣之礼一下区分开了主次,还找到了开战理由。
在北宋灭南唐的战争中,采石矶战役和秦淮河战役声名远播,前者是曹彬率领水兵一路南下冲杀。
南唐却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错失了进攻机会,导致曹彬如入无人之境,在采石矶战役中一共击败南唐军队2万余人。
在全军出击的秦淮河战役中,曹彬和潘美率领各路军队从全线冲杀而去,以排山倒海之势瞬间摧毁了南唐军队,杀鸡焉用牛刀?
美国导演昆汀要是有幸目睹这一战争的全过程,他一定会为自己的暴力美学而感到惭愧。智谋终究抵不过实力。
命里有时终须有,南唐存活了几十年的时间,也算是给了国民一个不错的交代,至少还享受了许久的安生日子,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南唐的灭亡与统治阶级的懦弱以及军事上的不思进取是脱不了干系的,毕竟李煜之辈最多是擅长在纸上谈谈文学罢了。
尽管历史上发生过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但那都是英雄年代的英雄事件,该发生的事情总会发生,南唐的命运恰似一个蚂蚁。
而北宋当朝早就把自己当成是一口热锅,而且势要以万度高温去炙烤南唐,南唐仅凭长江救得了猛火吗?
春花秋月何时了,灭亡那一刻终是了了。退一万步说,不是南唐统治者不争气,而是他们面临的对手实在太过强大。
彼时李唐名声早已一落千丈,再想像刘备一样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在诸军阀之间夺得一席之地,已是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