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结局在表述上,相对温和一些。男主虽然退出了斗争舞台,但徐幼真没有退让。她始终坚持“如果说我曾觉得自己可怜而又不幸,那就是我明知不该却选择向现实妥协的时候”。在徐幼真等人的帮助下,民秀没有去复仇,也没有自杀。
初看9.3分电影《熔炉》的时候,最触动我心的台词并非是那句很经典的:“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而是:“这个孩子,既听不到声音,也说不了话……”
当年觉得这句话是在表达韩国弱势群体的一种无力感:既不能听到真实的声音,又无法呐喊出自己的心声。心里为此压抑难过得很,久久不忘。
近期把《熔炉》原著看了,意外发现,在一些细节上它与电影有所不同,所带来的冲击力也不一样。
令我感到有些欣慰的是,虽然它的曲折程度不亚于电影,主角塑造上更为复杂,但结局,让人心头有希望。
1、人物的过去,比较扎心
电影《熔炉》中,男女主很积极、正面,他们像未被污染的白纸一般纯真,用一腔热血与邪恶对抗。
而原著对姜仁浩与徐幼真这两位主角的过去,都有着较为具体的讲述。
姜仁浩,曾经在私立女高教书,教书期间他结识了女学生张明熙。张明熙参加高考后,已入伍的姜仁浩,与之发生亲密关系。
但在张明熙打算放弃上大学、考虑结婚的时候,姜仁浩对未来充满担心,因而对忧郁的女友采取逃避态度。
有天,他偶遇一名老师,那老师告诉他,张明熙已经自杀。
这段历史在法庭上被揭开,并被加工重构,描绘成一名教师对未成年少女实施性暴力导致其死亡的故事,对站在证人席上为慈爱学校被性侵学生发言的姜仁浩极为不利。
可是,此时的姜仁浩并不能做到问心无愧。对于前女友,他是有强烈负罪感的。
原著中有写:
来到部队的张明熙,顶着一脸浓妆,却掩饰不了她刚满二十岁的事实(韩国是20岁才成年,他们出生时年龄就算作1岁)……
虽然感受到小女孩豁出去的无所谓,然而他也并没有细想……再度回到部队时,罪恶感如成群的苍蝇飞舞而来……
总之,这里的姜仁浩不像孔刘演的男主那般清白,他身上有人性漏洞。
至于原著里的女主徐幼真,则不像郑有美所演的那样年轻,单纯,富有朝气。
她是一位离过婚,独自养育两个女儿的女人,有个女儿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
在年幼时,她尝过社会的残酷:作为牧师的父亲因批评时事、窝藏学生而被抓走,不久后他因病过世。
因此,有着一颗沧桑心的徐幼真,不是在为慈爱学校学生伸张正义受挫后才顿悟“一路奋战”的意义。
她是在奋战之时,就对着不理解自己的姜督察说:“想改变世界的心情,从父亲死后我放弃了。我现在只是为了不让别人改变我而奋战。”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那个趋炎附势的姜督察也有说明,从一段自述里,可窥见他身处的环境如何浸染了他:
“尊敬女人这种事,我在小学一年级就当它不存在。当时有个女老师因为我们家很穷,母亲从没有带一点小礼物到学校孝敬她,经常在其他孩子面前让我丢脸,不然就打我……你(徐幼真)该不会是想要用这种纯真的方法改变世界吧?”
2、奋战路上的阻碍,不仅仅是恶势力
电影中,男女主为正义而战,所面临的阻碍主要是恶势力。比如那对性侵学生的双胞胎领导、虐待女孩的教师尹慈爱……
但在原著里,他们要面对的困难还包括生活上的困窘,亲情上的羁绊……亲情,对于男主姜仁浩来说,是很难跨越的阻碍。
在徐幼真发短信请求他守护那些为慈爱学校学生搭建的帐篷后,他写下一封给妻子的信。
信中包括:
我突然发现体内的某种东西苏醒了。该怎么说呢?渴望正义、神性或是更尊贵的某种东西。那个东西既不是钱,也不是快乐,甚至还有些痛苦。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自己生而为人的喜悦……
可是当他将信折好,看到女儿的模样,听到妻子说“抱我,我做了奇怪的梦”,便做不到不计代价地去外面应对粗鲁的拆除大队。
次日他撕掉那封信,和家人一道远离是非之地雾津,自然没有做到电影中的光辉之举:迎着镇暴水枪,抗议、示威。
书里的姜仁浩,不是伟人,他是个会陷入无视之恶的普通人。相比电影角色形象,有些令人心寒。
3、原著结局,无奈之中有温情
电影《熔炉》的尾声里,受害者民秀给了强者朴宝贤几刀,然后,两人一起丧生于铁轨之上……
非常惨烈,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能勾起观众愤愤不平的强烈情绪。
小说的结局在表述上,相对温和一些。
男主虽然退出了斗争舞台,但徐幼真没有退让。她始终坚持“如果说我曾觉得自己可怜而又不幸,那就是我明知不该却选择向现实妥协的时候”。
在徐幼真等人的帮助下,民秀没有去复仇,也没有自杀,他与那些被伤害过的女孩,都住进了叫“庇护家园”的房子里。
当地的好人,“全部成为这些孩子的援助者”。
渐渐地,孩子们恢复健康,并接受心理治疗,意识到自己很重要,懂得拒绝暴力。
民秀甚至说他经历那些事后最大的改变是,终于了解,他们也是同样珍贵的人。
目睹这种惊人成长的徐幼真,开始思考:我们真的输了官司吗?
如此结局,即便也让人有无奈情绪,却可以从中看到,正义之士能给受害者和群众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心中的意难平会随之减轻。
4、写在最后
感觉观看《熔炉》的电影,像看一场热情澎湃的演讲,可以深深感受到一种号召力。觉得自己肯定会成为正义感爆棚的好人。
而看它的原著,过程中会对人性有更多了解、更多思考,观感一度如作者孔枝泳在后记中所写的一样:对人生了解越多,会对人越失望。
从而会去想:当我们被卷入那个“熔炉”,是否能保持直面黑暗的勇气,和抵制罪恶的决心?真的可以做到不袖手旁观、绝不犯错、毫不迟疑?
好在,无论是文字作品,还是电影之外的真实后续( 《熔炉》由光州仁和学校性暴力事件改编,电影上映后,数百万人连署签名要求重启调查,一个月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通过, 又名“熔炉法”),都会告诉我们:
希望与失望同在,“纯真的方法”,恰恰是能撼动罪恶的一种有效方法。
它能让原本“听不到声音,也说不了话”的人,可以听得见真相,并发出反抗声音,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
另外,觉得《熔炉》原著还表达了这样的态度:想要不随波逐流,最重要的是对我们自身的阴暗面也心存警惕,保持洞察力;
当我们认为真相没有价值,认为追求正义是幼稚或愚蠢的行为,就真的会失去改变不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