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1421年,朱棣宣布正式迁都北京。从此,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如今北京紫禁城的规模就是当时奠定的,整个北京城布局严谨,极为壮丽。
明代迁都北京,可以说是事出偶然,与明初朱元璋封诸皇子为藩王,朱允坟获皇太孙身份成为皇位第一顺序继承人,朱允姣登极后“削藩”,燕王朱棣发动“清君侧”战争获胜,共四件大事有关。
如果上述四件大事有一件不成,明代都城史会是另一种情况,也许不会有迁都北京之举。
明初,北方残元势力仍然很强大,不断伺机进犯北方边境。
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想出“落王戍边”之计,除皇长子朱标为太子外,封诸皇子藩王负责一个地区的军事。明洪武十三年(1380),时年21岁的皇四子朱棣被派往赴北平就藩。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在南京逝世。皇太孙朱允即皇位,年号建文。
朱允坟登极后,对拥有兵权的叔辈藩王十分担心,他听从谋臣齐秦、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削藩”。命人监视燕王府的动向,并伺机杀掉燕王。燕王朱棣不愿束手就擒,设计控制了北平城。
随后以“清君侧”之名,于建文元年(1399)发动了“靖难之变”。
经过四年的战争,燕王朱棣于建文四年(1402)攻下当时的都城应天府,从侄儿手中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年号为永乐,改北平为北京。二月设北京留守,改北京为顺天府。
明成祖朱棣称帝后,出于稳固帝位、加强边防各方面考虑,有了迁都北京的打算。永乐四年(1406),朱棣先与近臣密议迁都北京。
五月开始营建北京的宫殿、坛庙及城垣的各种准备工作,陆续派遣大臣到四川、红西、湖广、浙江、山西等地采办木材,烧造砖瓦。
永乐五年(1407)七月,皇后徐氏病故。朱棣即命礼帝尚书赵江和堪舆家廖均卿在北京郊外诸山选择吉壤,选得昌平县东黄土山。
永乐七年(1409)四月,朱棣亲自视察,封其山为天寿山。五月反对迁都北京的提案又纷纷上达到永乐皇帝朱棣的手中。永乐皇帝朱棣不为所动,严厉处罚了一些大臣,无人再敢议迁都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