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是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1966年8月24日傍晚,“文革”开始的第一个年头,8月的北京,酷热难耐,就像那场活动一样若火如荼。
在位于北京北城的太平湖畔,一位67岁的老人,望着湖面,带着复杂的表情从清晨呆坐到深夜,后来有人说,老人的脸上似乎有些伤口。
太平湖
第二天,人们在湖中发现了那位老人的遗体,湖边整齐的摆放着他的手杖和外衣。
而这位投湖自尽的老人就是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
老舍先生
对于老舍自沉太平湖的直接原因当然是在文革中受到的打压和屈辱。作为一位心高气傲的知识份子,士可杀不可辱。
就像冰心先生后来说过:“老舍笔下但凡有点骨气的人物,死亡的方式都是选择跳河。”
在那场浩劫中,被冲击受辱的知识分子,老舍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但老舍可能是他们中最决绝的那个人。这就要牵扯到老舍自尽的另外一个内因,家庭不睦,爱人离去。
老舍一家
老舍不可谓不爱妻子胡絜清,只是他遇到了更爱的赵清阁,按今天的话说就是,老舍也犯了那个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婚外情。
这在和他同一批的知识份子中,并不少见。只是在处理这个家庭问题的方式上,老舍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那就是既不忍心离开原配妻子,又舍不得放弃红颜知己。最终的结局就是家庭不睦,红颜远去。
赵清阁
赵清阁的离去,也许是老舍心中一块永远的伤痛,而因为她的出现,胡絜清对老舍的感情也许仅剩为了维持住那个家。
知道了内因,你会发现,老舍先生,这位为我们创造了无数鲜活文学人物的著名作家,内心其实是充满了无尽孤独和无奈。
斯人远去,老舍作为近现代最具才气和匠人精神的作家,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作品是可以流芳百世的。
老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