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人主要分成了两大走向。第一就是汉化了,完全融入到中原民族之中,从游走的商业民族,成为了聚居的耕种民族。第二则是维吾尔化,无论是安史之乱刚过去后,部分粟特族伊斯兰化了,还是在回鹘汗国灭亡后,部分粟特族西迁了。
西晋王朝八王之乱后,引发了五胡乱华。这一时期,汉武帝所打造的丝绸之路,一度中断。不过没关系,因为不久的将来,北魏王朝将一统北方,从而重新续上了丝绸之路。
北魏是鲜卑拓跋氏建立的王朝,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因此北魏兼容并包,不光有汉族、鲜卑族、羌族、匈奴族、氐族、羯族等民族,而且还出现了大量粟特族人。
丝绸之路实在是太猛了,不仅将西域和中原联系在了一起,也将东方和西方联系在了一起。大量东方的茶叶、瓷器、丝绸、药材等通过丝绸之路运送到西方,因此有不少西方人开始涉足东方的领土,前来贸易。
粟特族人便是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大军中的一支,早在东汉末年,就有粟特族开始尝试涉足东方,到了北魏时期,粟特族人已经开始大量在东方定居生活。
由于这帮人特别擅长做生意,而且长期游走于东西方,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沙漠中的城邦倒是搞了不少,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商业民族。因此现代人会戏谑地称呼他们为“东方犹太人”。
而在隋唐时期,粟特族人又被称之为昭武九姓、九姓胡等,之所以这么称呼他们,主要是因为粟特族人的主体有大概有9种姓氏,分别是:曹、安、史、康、石、罗、白、米、何。其中安姓和康姓是粟特族大姓。著名代表人物有安禄山、史思明、康静德等人。
此外粟特族还有一个别称:杂种胡。这可不是骂人的意思,而是一种蔑称而已,相当于是当时的一种特有名词。由于粟特族人的姓氏多种多样,中原人也懒得分了,就统一称之为杂种胡。
后来伟大的诗圣杜甫先生,在安史之乱后,曾经感叹地写下了若干句意味深长的诗,比如:
胡尘逾太行,杂种抵京室。
杂种虽高垒,长驱甚建瓯。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
具体来说,粟特族人属于伊朗人种,说话也是伊朗语,写字用的粟特文。最初主要生活在中亚地区,没有建立过属于自己的国家,是一直在路上的一个商业民族。
第一,粟特人主动汉化。
既然没有一个主体国家,那么粟特族人到了东方,那就要守唐朝的规矩。可以安禄山、史思明为首的粟特族人,却发动了安史之乱,差点儿颠覆大唐王朝。
从刚才杜甫的那些诗句里,我们就能看得出,安史之乱被平定以后,唐朝人开始对粟特人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可大家必须要认清的一个事实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好人和坏人,因此不能一棍子给打死了。很显然,绝大多数粟特人还是相当安分守己的,他们只想着做做小生意而已。
但是如今唐代宗时期,大家都开始排斥粟特人,这就使得粟特人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差。为了生存,他们必须要想办法做出改变,首先就是姓氏上的改变,其次则是郡望上的改变,他们希望尽量抹掉自己粟特人的身份,以汉化胡人的身份在唐朝生存。
从唐代宗时期开始,一直到唐武宗时期,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特征特别明显的粟特族人了。他们的求生欲很强,即使唐王朝巅峰不再,可他们依旧要适应这里的环境,毕竟他们连巅峰都不曾存在过。
第二,部分粟特人伊斯兰化。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粟特人,自然需要跟着唐朝的习俗来,汉化就是必经之路。
可是还有一部分粟特人,生活在西域,包括河西走廊、新疆等地。那他们为了生存,自然要开始主动伊斯兰化。
由此可见,他们的适应性实在是太强了。在西域生存下来,他们依旧可以通过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东西方贸易的桥梁。
第三,部分粟特人回鹘化。
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一件事,回鹘又被称之为回纥,在唐朝中后期,回纥的出镜率实在是太高了。
当初安史之乱的时候,唐肃宗为了平定叛乱,不惜以长安和洛阳两地的人口和财富作为代价,换取回纥人的援军前来平叛。多亏太子李豫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才避免了回纥在长安、洛阳胡作非为的灾难。
早在贞观年间,回纥就联合薛延陀击败了突厥,此后更是吞并了薛延陀,实力强劲。当然了,这一时期,回纥依旧受到唐朝的册封。
可安史之乱以后,大家都开始不听从唐朝的调遣了,回纥更是狮子大开口,要求唐朝给予丰厚的平叛报酬。
恰逢吐蕃趁着安史之乱这一“东风”,果断攻占了安西四镇和河西走廊,直接导致唐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这么一来丝绸之路便被切断了,东西方贸易要想畅通,就必须要从回纥的地盘上走了。
这么一来,善于贸易的粟特人,便踏上了前往回纥的道路。而回纥人多以摩尼教为主要宗教,因此这一段时间,粟特族人也逐渐融入摩尼教,渐渐成为了回鹘化的粟特族人。入乡随俗,这便是商业民族的一种生存智慧。
汉化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归宿。唐文宗年间,回鹘内部出现了政变,再加上天灾,直接造成了回鹘汗国的灭亡。这么一来回鹘人就一分为三了:
第一部选择南迁,大概有30万人左右,这里面就包含了大量粟特人。
第二部分选择回到回鹘旧地居住。
第三部分选择西迁到安西,建立了安西回鹘国。
这么一来大量粟特族人,便跟着回鹘人一同到了唐朝的地盘上来,再次融入到了汉文化的熏陶之下。当然了,还有一部分到了西域,建立了安西回鹘国,可他们也逐渐被当地文化所同化,逐渐失去了粟特族的特质。
第一就是汉化了,完全融入到中原民族之中,从游走的商业民族,成为了聚居的耕种民族。
第二则是维吾尔化,无论是安史之乱刚过去后,部分粟特族伊斯兰化了,还是在回鹘汗国灭亡后,部分粟特族西迁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归宿,那就是维吾尔化了。
所以说,到了唐宋之交,你已经很难再看到有关粟特族的相关记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