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 | 中国古代书圣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人。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在汉字形体的发展过程中,古人不仅要求其满足实用的功能,更不断地为其赋予艺术的品质。书法,作为一门传统的文字艺术,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钟爱。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两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此时期的书法家主动发掘出书法的艺术价值,诞生了许多名垂青史的书法大师。出生于名门的王羲之(303年-361年),无疑是东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书家,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他也是出类拔萃的书法巨匠。

显赫的家世

王羲之故居(图自图虫网)

出身于“琅琊王氏”的王羲之,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先不说祖先是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也不说从曾祖是“卧冰求鲤”的“孝圣”王祥,就说伯父王导,那也是为东晋王朝偏安江南立下汗马功劳的肱骨之臣。

可就是这一位出身于富贵人家的少年,却自幼不善言谈,为外人所不知。《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这一情况,最终因一份牛心炙发生改变。

建兴三年(315年),右长史周顗府邸。

作为人物品鉴的专家,周顗以善识人为名,世人皆以得到周顗认可为荣。因此,他举办的宴会,自然是冲筹交错,热闹非凡。

宴会期间,压轴大菜牛心炙端了上来。依当时的惯例,这道菜是献给最尊贵的客人,没想到周顗当着各位宾客的面,亲自将牛心炙割了一份端给一位沉默寡言的少年。众人哗然,纷纷打听这位年仅13岁的少年是谁。

自此,王羲之一举成名,为世人所知。

旷达洒脱的个性

成年后的王羲之富于思辩,以耿直著称,为王敦、王导所器重。 当时的名士阮裕担任王敦的主簿,王敦对王羲之说:“你是我们家优秀的子弟,并不输给阮主簿。”

朝中大臣郗太尉有个待嫁的女儿叫郗璿,不但人美丽,而且酷爱书法。郗太尉曾派自己的门生去见王导,希望能够招王氏子弟为女婿,王导让他的门生到东厢去观察众儿郎。

寒切帖唐摹本(图自天津博物馆)

敬伦帖(图自《宝晋斋法帖》)

门生回去对郗鉴说:“王氏子弟个个都是难得的才俊,但是当他们听说我是帮您挑选女婿后,都变得矜持、拘谨起来,只有一人袒露着肚皮躺在东床上进食,好像丝毫不在乎一样。”

郗鉴知道后十分赏识他的豁达,连忙命人去打听,得知此人正是王羲之,便将女儿嫁给了他。这正是“东床快婿”的由来。

“坦腹东床”鲜明地表现出王羲之豁达不羁的性情与守静执一、不滞于物的气度,后人评价他说:“羲之之器量,见于郗公求婿时,东床坦腹,独若不闻,宜其书之静而多妙也。”王羲之旷达洒脱的个性由此可见一斑。

博采众长的书法艺术

琅琊王氏家学渊源,人才辈出,王羲之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书法教育。他的书法取法于两位老师:一位是三国书法家钟繇的徒弟卫夫人,一位是王羲之的叔父王廙。取法上的高古,奠定了王羲之书法深厚的基础。

卫夫人的书法以妍媚著称,唐代人评价她的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具有姿态万千、妍媚浮华的特质。王廙的书法精严古淡,传承了钟繇书法天然、古淡、质朴的特质,在西晋时期独步天下,享有盛名。正是在卫夫人和王廙两位老师的影响下,王羲之的书法接通了魏晋书法的血脉,兼具妍媚和古淡两种面貌。

快雪时晴帖唐摹本(图自台湾故宫博物院)

姨母帖唐摹本(图自辽宁省博物馆)

在王羲之千变万化的书法风格中,雄强、奇崛、飘逸可以说是王羲之书法独树一帜的品格。南朝梁武帝萧衍评论“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无独有偶,《世说新语》中记载王羲之的为人也是“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他们均用龙、虎、云一类气势超拔的意象来凸显王羲之书法的雄强、奇崛和飘逸。

流芳百世的《兰亭序》

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在绍兴兰亭修褉时,众人饮酒赋诗。最终二十六人留下《兰亭》诗,王羲之作四言及五言诗各一首。众人将《兰亭》诗汇成诗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

宋拓神龙兰亭序(图自北京故宫博物院)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帖中二十个“之”字皆别具姿态,无一雷同。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明末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亦说:“右军《兰亭序》章法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出,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逝世于会稽金庭,一代“书圣”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直至今日,“书圣”的光芒仍未褪去,王羲之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不断引领着后人在书法艺术之路坚定前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