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辣丁又叫什么鱼名字 | 黄颡鱼长什么样子图片

湖北地方话称这种鱼,有称黄颡鱼的,还有称黄咕子的,称黄辣丁的。在表字上,很多网友错写为黄姑、黄古、黄腊丁,这样写不切义!颡sǎng,同音推搡的搡。本义:额头。

黄颡鱼,身上长了三根刺,为何称黄咕子、黄辣丁、黄鸭叫?

“黄咕生得恶又恶(wo二声),身上长了三只角(音郭),铁丝鱼网来钩着,要你一会见阎罗。”

这是流传在湖北洪湖湖区的捕鱼歌,用方言读才能押韵。

这种长了三只角的鱼,学名称黄颡sǎng。

湖北地方话称这种鱼,有称黄颡鱼的,还有称黄咕子的,称黄辣丁的。

在表字上,很多网友错写为黄姑、黄古、黄腊丁,这样写不切义!

一、黄颡之“颡”

颡sǎng,同音推搡的搡。本义:额头。

颡,形声字,从桑从页,桑亦声。“页”指人头,“桑”指桑树。“桑”与“页”联合起来表示“桑树与人头齐平”。

古代桑树通常比较高,采桑叶需要架梯子,而与人头等高的桑树就容易采摘,不用爬梯。所以古人特地为这种与人等高(到额头)的桑树造了“颡”字。

后来,颡指人的额头,脑门子。

黄颡鱼口大头偏,头面部呈黄颜色,所以得名。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之《鳞部·黄颡鱼》:释名黄平面鱼,央轧。

唐代《食疗本草》云:黄颡,无鳞鱼也。身尾俱似小,腹下黄,背上青黄,腮下有二横骨,两须,有胃。群游作声如轧轧。性最难死。

性最难死:黄颡生命力顽强,甚至离水5-6小时也不会死。

在湖北话里,鳝与颡发音接近,为避免听混,湖北民间一般称蛇状的黄鳝为“鳝鱼”。

二、黄辣丁、黄骨头释义

黄颡鱼为什么在一些地方称为黄辣丁、黄角丁、黄骨头,是因为它身上的三根硬刺,如骨如丁。丁,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是钉子。

黄颡的刺,的确像钉子一样。

丁还有“小”的含义,肉丁。黄颡个头较小。

黄颡的刺,特别是两根横刺,像骨头,所以也称黄骨鱼。

黄颡的刺,是鱼鳍(背鳍、胸鳍)骨质化形成的。

《食疗本草》讲到“腮下有二横骨”特征,即两根横刺。

黄辣丁之“辣”,小编认为,是表达人被刺伤后很痛的意思。

由于这种鱼三面有刺,这种刺尖锐不说,还有锯齿,所以捉这种鱼很容易伤到手,刺伤后,有火辣火辣的强烈灼痛感。

过去农村有个土方法,手被黄颡刺伤后,迅速撒泡尿,用尿液涂抹伤口,可缓解疼痛。当然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建议用碘伏、酒精处理伤口。

这种刺伤虽然痛,但一般过两天就好了。

捉这种鱼要小心,要防止被它刺到手心。

三、为何称黄咕子、黄鸭叫?

动物得名,学名也好,方言好称,都是来自该动物的特征。

称这种鱼为黄咕,是因为其叫声。

《食疗本草》有句“群游作声如轧轧”:黄颡鱼在水里,或捞起后,能发出嘎咕嘎咕的声音,特别聚集在一起时,叫声此起彼伏,听起来有些像蛙鸣或鸭子叫。

湖南一些地方,称这种鱼为“黄鸭叫”。湖北也有个别地方这样称。还有地方称之为嘎鱼。

最后说下,湖北的黄颡鱼不止一种,还有江黄颡、岔尾黄颡、光泽黄颡等种类。

江黄颡也简称江颡,是长江、汉江里的名贵鱼,煮汤,比普通黄颡味道鲜美。江颡较为扁长,个体大。

相关内容